德比冲突焦点:维尼修斯斥佩德里 “爱哭鬼”
伯纳乌球场的喧嚣在补时阶段陡然变调。当巴萨中场佩德里快步追向主裁判索托・格拉多,指尖指向草皮反复申诉时,皇马边锋维尼修斯的突然介入,让本就紧绷的国家德比氛围彻底点燃 ——“他可不是队长,爱哭鬼!” 这句带着嘲讽的喊声,透过转播镜头传遍了全球球迷的屏幕。
这场西甲第 10 轮的巅峰对决本就充满张力。皇马凭借姆巴佩与贝林厄姆的进球以 2-1 领先,巴萨则在终场前拼命寻求扳平机会,每一次判罚都可能改写比赛走向。佩德里的申诉源于一次争议对抗,这位巴萨中场认为对手的动作涉嫌犯规,急于向裁判厘清判罚细节。但他未曾想到,最先给出回应的不是裁判的手势,而是对手的言语攻击。
维尼修斯的怒火似乎早有积蓄。在此之前,他已因被换下场对教练面露不满,还多次指责巴萨小将亚马尔 “只会回传”,情绪早已处于临界点。看到佩德里与裁判交涉,巴西人径直上前打断,反复强调 “他不是队长,不是队长”,言下之意直指佩德里无权直接与裁判沟通。当佩德里试图将他拉开以恢复申诉秩序时,维尼修斯猛地挣脱,连续高喊 “别碰我”,脖颈处的青筋因激动而凸起。
争执的升级如同连锁反应。巴萨前锋费兰见状立即上前劝止,却被维尼修斯指着草地反呛:“他总是说个不停,有话在这里说!” 最终那句 “爱哭鬼” 的嘶吼,成为这场口角的高潮。此时贝林厄姆迅速冲过来,从身后拉住维尼修斯的手臂将其带离,才避免了肢体冲突的发生,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已然弥漫全场。
这场冲突并非孤立的情绪爆发,而是整场比赛激烈对抗的缩影。仅仅几分钟后,佩德里在防守中放倒楚阿梅尼,吃到第二张黄牌被罚下场,成为新的导火索。终场哨响后,双方冲突彻底升级:皇马替补门将卢宁从替补席冲至前场,因攻击性行为被直接红牌罚下;米利唐、费兰等六名球员先后领到黄牌,甚至需要警察介入才能分隔对峙的双方球员与工作人员。皇马主帅阿隆索不得不亲自拉住情绪失控的维尼修斯,指着自己的头示意他保持冷静,而巴萨临时主帅索尔格也在全力劝阻自家球员,混乱场面如同 “丛林战” 般棘手。
赛后,这句 “爱哭鬼” 的嘲讽引发了广泛讨论。《世界体育报》尖锐指出,当姆巴佩与贝林厄姆用进球定义比赛时,维尼修斯却用失态行为抢占头条,这种情绪化表现与顶级球星的身份并不匹配。而西班牙《阿斯报》则还原了更多细节:维尼修斯对佩德里的不满并非一时兴起,整场比赛中他就多次抱怨佩德里 “喋喋不休”,似乎早已对对手的场上沟通方式心存芥蒂。
从竞技逻辑来看,维尼修斯的指责并无明确规则支撑。足球比赛中,非队长球员同样拥有向裁判申诉的权利,裁判会根据申诉内容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而非仅凭队长身份决定回应与否。巴萨方面赛后虽未直接回应这句嘲讽,但在提交的申诉材料中强调,佩德里的红牌 “量刑过重”,暗指裁判的判罚尺度本就存在争议,球员的申诉实属正常维权。
这场冲突最终以皇马领先五分登顶西甲积分榜告终,但 “爱哭鬼” 的争议并未随比赛结束而平息。在伯纳乌球场的庆祝人群中,维尼修斯的情绪已逐渐平复,而巴萨球员走向随队球迷致意时,佩德里仍难掩失落。这场国家德比留下的不仅是积分榜上的差距,还有关于竞技精神与情绪管理的长久讨论 —— 当足球的激情越过边界,究竟该如何平衡抗争与尊重?或许正如阿隆索的手势所暗示的,冷静与克制,才是顶级赛场最需要的品质。
易游,易游·体育,yy易游,米乐YY易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