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之城见证成长!2000 + 小勇士激战 UIPM 儿童障碍跑世锦赛
10 月 26 日的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阳光为红色跑道镀上温暖光晕,2000 余名身着各色参赛服的小勇士在此集结。作为障碍跑取代马术成为现代五项奥运项目后的首届儿童世锦赛,这场国际化赛事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对意志与勇气的终极考验。
本次赛事的落地,承载着国际现代五项联盟(UIPM)推动项目年轻化的战略愿景。正如 UIPM 秘书长方娅所言,用障碍跑替代传统马术的改革,是百年奥运项目 "涅槃重生" 的关键一步,而儿童赛事的蓬勃开展,正是为这项运动培育未来土壤。赛事由运营斯巴达勇士赛的专业团队操办,将商业赛事积累的群众基础与国际赛事的专业标准完美融合 —— 从赛前检录的严格核对,到赛道障碍的精准设置,均对标 UIPM 国际规则,确保每一位小选手都能在公平环境中挑战自我。
易游,易游·体育,yy易游,米乐YY易游赛道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起终点设于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内,环形路线环绕场馆布局,整体起伏平缓且障碍分布均匀。与大众熟知的泥泞障碍赛不同,本次赛道摒弃了泥坑与涉水环节,转而通过跨栏、平衡木、低矮攀爬网等 12 组障碍,重点考验选手的敏捷性与身体协调性。7-8 岁组的小选手需完成 1.5 公里赛程与 8 组障碍,而 13-14 岁组则要挑战 3 公里与全部 12 组障碍,不同难度梯度的设置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目标。

赛场上,不同年龄组的小勇士展现出同样动人的拼搏姿态。13-14 岁男子组冠军陆天捷冲过终点时,胸前号码布已被汗水浸透,他以 15 分 01 秒的成绩刷新该组别赛会纪录,冲线后高高举起的双臂,定格成青春最昂扬的模样。而在 7-8 岁组赛道上,年仅 8 岁的胡梦淇在跨越最后一组障碍时不慎滑倒,膝盖沾着尘土却立刻爬起,在观众的加油声中完成冲刺,最终以 20 分 45 秒夺得女子冠军,小脸上的泪痕与笑容同样耀眼。
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成熟赛事体系的支撑。作为 UIPM 全球赛事网络的重要节点,本次儿童世锦赛与斯巴达勇士赛形成良性互补 —— 后者全年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举办的系列赛事,不仅累计吸引超 12 万名儿童参赛,更通过 "系列赛前十直接晋级世锦赛" 的机制,为国际赛事输送了大量精英选手。来自长春的付润桥正是通过区域赛脱颖而出,此次他以 18 分 13 秒摘得 9-10 岁组男子冠军,父亲在终点抱住他时感慨:"从长春站的初体验到世锦赛夺冠,孩子学会的不仅是跨障碍,更是永不放弃的信念。"
赛场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互动区同样热闹非凡。小选手们在家长陪伴下挑战 "30 秒最多星跳"" 最快负重 50 米 " 等项目,尽管未冲击纪录,但每一次跳跃与奔跑都赢得掌声。这一场景恰印证了方娅的判断:随着大众对体育需求的升级,障碍跑正从专业竞技走向全民参与,成为家庭共享的运动盛宴。
当最后一名小选手冲过终点,夕阳已为奥体中心的轮廓描边。组委会为每位完赛者颁发的奖牌上,"勇气勋章" 四个字样格外醒目。2000 余名小勇士的身影,不仅为双奥之城写下鲜活注脚,更让人们看到现代五项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蓬勃生命力 —— 正如赛道上那些跨越障碍的身影,这项百年运动正以崭新姿态,向着未来奔跑。

发表评论